2024年1月19-21日,第三届高耐电强度绝缘基础与应用研讨会在陕西西安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输变电设备专业委员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专业委员会、西安交通大学、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压电器》编辑部、电工材料电气绝缘全国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高压放电与等离子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承办。本届会议以“固体绝缘与界面的放电/闪络现象与耐电提升技术”为主题,得到了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大力支持,现场参会达150余人,取得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传播效果。西高院副总经理李刚出席会议并作专题报告。

研讨会开幕式由张冠军教授主持,他表示本次研讨会旨在促进高耐电绝缘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名誉院长邱爱慈教授出席开幕式。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李刚,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杨旭教授,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专委会秘书长章程研究员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李刚在致辞中代表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输变电设备专业委员会和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向本次会议共同主办单位及承办单位表示感谢。他指出固体绝缘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心脏与血脉,提升固体绝缘的耐电强度,已成为推动设备可靠性增长和集成化发展的迫切课题。本次研讨会的及时召开,搭建了学术交流、经验共享、合作探讨的高端平台,输变电设备专委会和西高院将努力为本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有力支撑。
章程在致辞中介绍了等离子体及应用专委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他表示专委会长期以来立足电气工程学科,与高电压绝缘技术、脉冲功率技术、等离子体物理及应用等方面交叉融合,积极促进我国高电压与放电等离子体应用技术发展。他认为研讨会的举办将推动固体绝缘的材料特性、设计优化、测试评估等相关领域的突破,促进高电压绝缘技术在航空航天、脉冲功率、新材料等领域的拓展与交叉,为电力系统和特种电气设备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杨旭代表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欢迎。他表示本次研讨会旨在促进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探讨,有助于加深对高耐电强度绝缘这一领域的认识,并为解决当前面临的挑战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他介绍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和电工材料电气绝缘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战略定位,希望以此次盛会为契机,开阔视野,增进友谊,加强交流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并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
大会报告环节由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张冠军教授、孙安邦教授共同主持。邱爱慈院士、李刚正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党智敏教授、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杨勇研究员及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田进寿研究员围绕固体绝缘在电力系统和特种电气设备中的重要作用,分别作题为HEMP环境与试验技术、高压电气设备绝缘试验及相关技术研究、面向新型电力系统装备绝缘的聚合物介质材料理论与发展新视角、航天器空间强电磁环境效应与防护技术研究进展、电真空光电探测成像器件研制进展及其对高耐电绝缘技术的需求的大会报告。大会报告分享了创新的研究成果、先进的实践经验和前沿的观点,为与会者带来了丰富的知识与启发,引起了现场强烈的反响。





本届研讨会设有放电/闪络基础特性与机理、放电/闪络过程模型仿真、放电/闪络特性表征与诊断、高耐电绝缘材料与结构、绝缘表面/界面改性新技术、高耐电绝缘工程应用等6个主题,会务组邀请/征集到相关报告共36个,分2个会场同时开展。与会者对各报告人的深入剖析和独到见解表示敬佩,报告中提到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术也引发了大家浓厚的兴趣。此外,分会场环节也为与会者提供了更深入学术交流的机会,与会者从不同学术角度和实践经验出发,探讨了固体绝缘与界面提升技术的挑战和前景,并提出了许多深入的问题,展开了激烈而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高耐电强度绝缘基础与应用研讨会已经成功举办三届,会议研讨内容涉及电气、物理、化工、材料等多个学科交叉。本次研讨会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新兴科学前沿交叉领域,旨在通过深入探讨固体绝缘与界面的放电/闪络现象与耐电提升技术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推动高耐电绝缘领域相关技术的创新发展,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作为本次会议的主办单位,西高院成功地搭建了优质的学术交流平台,加强了中、青年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国电气工程、脉冲功率、航空航天、新材料等领域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